别把“老慢支”不当回事!慢阻肺的这些信号要警惕
发布时间:2025-09-10 16:52:52 | 来源:【廖永财 2025-9-10】
提到“咳嗽、咳痰、喘不上气”,很多人会觉得是“老慢支”犯了,忍忍就过去,或者随便吃点止咳药应付。但你知道吗,如果这些症状长期反复,很可能是一种更严重的肺部疾病 ——慢阻肺在“报警”。
慢阻肺,全名叫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”,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,就像给肺部套上了一层 “无形的枷锁”,会慢慢夺走人的呼吸能力。更危险的是,它早期症状不明显,很多人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,治疗难度大大增加。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讲,慢阻肺患者都有哪些特征,帮你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一、 核心症状(患者最能直接感受到的)
这是诊断和识别慢阻肺最关键的特征,通常长期存在并逐渐加重。
1.慢性咳嗽:通常是首发症状,初期可能是间歇性,后来发展为每天都会咳嗽,且往往持续整天,但清晨起床时尤为明显。
2.咳痰:通常会咳出少量白色粘液或泡沫状痰。在急性加重期,痰量会增多,可能变为脓性痰(黄色或绿色)。
3.呼吸困难(气短或气促):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。
最初:仅在体力劳动(如爬楼、快步走)时出现。
逐渐加重:后来在日常活动(如穿衣、散步、甚至休息)时也会感到气短。
患者描述:常常形容为“喘不上气”、“胸部发紧”、“需要费力地呼吸”或“空气不够用”。
二、体格特征(医生检查或他人可见)
随着病情进展,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外在的体征。
1.桶状胸:由于肺部过度充气,胸腔前后径增大,形状像水桶,这是肺气肿的典型表现。
2.呼吸方式改变:
患者为了节省力气,常采取缩唇呼吸(呼气时嘴唇缩成吹口哨状)来帮助排出肺内残余气体。
吸气时,可能会动用辅助呼吸肌,表现为吸气时锁骨上窝或肋间隙凹陷。
3.听诊异常:医生用听诊器可听到呼吸音减弱、呼气时间延长,或有哮鸣音(喘息声)、湿啰音(水泡音)。
三、全身性表现和合并症
慢阻肺不仅影响肺部,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。
1.体重下降和肌肉萎缩:特别是呼吸肌和四肢肌肉,因为呼吸困难消耗大量能量,且慢性炎症导致代谢加快。
2.乏力、精神不济:日常活动受限和缺氧导致患者容易感到疲劳。
3.频繁的急性加重:在感冒或呼吸系统感染后,症状突然急剧恶化,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甚至住院。这是疾病进展加重和死亡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。
四、高危人群特征(谁更容易得慢阻肺)
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高危人群早期筛查。
1.长期吸烟史:这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。包括香烟、烟斗、雪茄等。大多数慢阻肺患者现在或曾经是吸烟者。
2.职业或环境暴露:长期吸入粉尘、化学烟雾、燃料烟雾和二手烟等。例如矿工、纺织工人、农村燃烧生物燃料(柴草、动物粪便)做饭或取暖的妇女。
3.年龄:多在40岁以后发病,症状逐渐明显。
4.家族史:有α1-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遗传因素或慢阻肺家族史。
“老慢支”是慢阻肺的高危状态,是慢阻肺最常见的病因和前期表现,一定要正确认识、规范治疗,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。
文章所推送内容非商业用途,版权归作者所有。


